document.write('
')
  1. 首页
  2. 人生格言
  3. / 正文

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格言警句发烧友

  周武王是格言警句的超级发烧友

  丁启阵

  古代许多贤明的君主,都喜欢挖空心思创作出一些“铭”——其实就是格言警句,然后镌刻、书写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、用到的物件上。这类格言警句有点类似座右铭,都是用于警醒自己的。

  最早创作这种格言警句的人,可能是黄帝。现在我们能够从文献中看到的黄帝的格言警句,有刻在“巾几”(衣架)上的,有刻在“金人”(金属人塑像)上的。其中刻在衣架上的格言警句是“毋翕弱,毋俷德,毋违同,毋敖礼,毋谋非德,毋犯非义”,翻译成白话文,大致是“不要欺负弱者,不要败坏道德,不要违背约定,不要无视礼法,不要谋求违背道德的事情,不要做违背道义的事情”。刻在金属人塑像上的格言警句则是“无多言,多言多败;无多事,多事多患”等等。

  黄帝之后,曾经创作格言警句的君主,有不少。但是,今天一般人所知道的最有名的帝王格言警句,可能是唐太宗的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”。

  其实,最喜欢创作格言警句、创作格言警句最多的古代帝王,既不是黄帝,也不是唐太宗,而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武王姬发。用今天的话去形容,这周武王简直就是格言警句的超级发烧友。烧到多少度?我看至少有摄氏45度。周武王不但在各种日常器具上镌刻、书写言警句,有些器具还在各个部位都镌刻、书写了不同的格言警句。自然,他的格言警句内容基本上都是切合器具特点和用途的。

 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,周武王到底曾经在哪些器具上镌刻、书写过什么样的格言警句吧。先看镌刻的格言警句:

  箭筒:肃慎氏之贡矢。

  座席左前端:安乐必敬。

  座席右前端:无行可悔。

  座席左后端:一反一侧,亦不可以忘。

  座席右后端:所监不远,视迩所代。

  弩机:皇皇惟敬,口生[口后],口戕口。——[口后],发怒的声音。

  铜镜:见尔前,虑尔后。

  洗脸盆:与其溺于人也,宁溺于渊。溺于渊,犹可缓也;溺于人不可救也。

  门楣:毋曰胡残,其祸将然;毋曰胡害,其祸将大;毋曰胡伤,其祸将长。

  手杖:恶乎危,于忿宪;恶乎失道,于嗜欲;恶乎相忘,于富贵。

  衣带:火灭修容,慎戒必恭,恭则寿。

  鞋子:慎之劳,劳则富。

  豆形酒器:食自杖,食自杖。戒之憍,憍则逃。

  门框:夫名,难得而易失,无勤弗志,而曰我知之乎?无勤弗及,而曰我杖之乎?挠阻以泥之,若风将至,必先摇摇。虽有圣人,不能为谋也。

  门扇:随天之时,以地之财,敬祀皇天,敬以先时。

  宝剑:带之以为服,动必行德;行德则兴,倍(背)德则崩。

  弓:屈伸之义,废兴之行,无忘自过。

  矛:造矛造矛,少间弗忍,终身之羞。

  衣服:桑蚕苦,女工难,得新捐故后必寒。

  镜子:以镜自照者见形容,以人自照者见吉凶。

  酒杯:乐极则悲,沉湎致非,社稷为危。

  帽子:宠以著身,将身不正,遗为德咎。

  再看书写的格言警句:

  鞋子:行必虑正,无怀侥幸。

  宝剑:常以服兵而行道,德行则福,废则覆。

  车:自致者急,载人者缓;取欲无度,自致而反。

  刀刃:忍之须臾,乃全汝躯。

  刀子:刀利皑皑,无为汝开。

  水井:源泉滑滑,连旱则绝;取事有常,赋敛有节。

  几案:安无忘危,存无忘亡;熟惟二者,必后无凶。

  手杖:辅人无苟,辅人无咎。

  门框:敬遇宾客,贵贱无二。

  门扇:出畏之,入惧之。

  钥匙:昏慎守,深察讹。

  窗户:窥望审,且念所得,可思所忘。

  砚台:石墨相著而黑,邪心谗言,无得污白。

  毛笔:毫毛茂茂,陷水可脱,陷文不活。

  马鞭:马不可及极,民不可剧;马极则踬,民剧则败。

  品味周武王这些格言警句,上古贤明君主自律之严格,临事之谨慎,令我震撼。与此同时,想起后代的帝王们通常只喜欢发明教育、训斥臣民百姓的语句,而不再创作自我警醒、自我约束的格言警句,不禁会生出九斤老太式的“一代不如一代”的感喟。

  2008-4-10

  原作者:丁启阵

  原链接:https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900fe2701009fgp.html

  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。本账号将予以删除。

网站地图